029-85247636
“速成教练”将不可能获得培训资质。目前存在这类问题,是由于没明确的规范措施
周末和中小学放学后的几个小时,是“儿童体适能教练”杨波(化名)最忙的时候。据他估算,“平均一天要上五六个小时的户外体能课”。
几年前,杨波就在北京一家较早开设了青少年体能课的健身机构里做教练。2020年前后,健身机构关门,杨波做起了自由职业:上门给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
根据一年多的上门授课经验,杨波发现,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家长们对课程的主要需求集中在拍篮球和跳绳这两项运动上。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有的小学要求一年级的孩子会跳绳,二年级的孩子会“编花”,三年级的孩子会“双摇”。由于学校会进行上述体育测试,家长就有让孩子达标的需求。凭着不错的口碑,找他上课的孩子也慢慢变得多。
目前,杨波已经有30多名学生。他们分散在北京市的各个区,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杨波的上课地点就选在他们所住小区内或者小区附近的公园里。
2021年,多地教育部门先后发布了中考体育改革方向,明确将增加中考体育分值。以北京市去年12月发布的中考体育改革措施为例,中考体育成绩由过去的30分提高到了70分。同时增加了乒乓球、武术、游泳等14门自选考试项目。而根据江苏省体育教学改革规划,2025年,中考体育成绩权重将提升至总分的10%以上。
随着体育成绩逐渐重要,很多家长也早早对孩子做了体育运动上的规划,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随之活跃。
2021年的有关数据显示,“双减”政策发布以来,艺术类和体育类培训相关企业新增了3.3万余家,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有报道指出,儿童体能馆迎来了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
但“火爆”背后也存在诸多隐患,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儿童体能培训行业亟需有关部门引导、扶持与规范。有专家这样认为,“目前业内近一半的教练都是‘速成教练’”。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提供“青少儿体适能”教师培训并颁发相关证书的机构。法治周末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机构进行咨询。添加“课程顾问”微信后,一位自称“何老师”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机构的“中考体育指导师”培训是“线上学习、线上考试”,考试通过颁发“国家权威双认证证书”,报考费用为2660元。
这位工作人员还介绍,国家认证证书由国家事业单位“中管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颁发,“全国认可,全国通用,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考取证书后可以去中考训练中心、中考训练营、体能中心、运动馆工作,也可以去做外聘的体育老师。”
当记者表明了自己没有任何体育教学基础时,“何老师”表示:“很多零基础的学员都是即学即用。”
她还保证,“学员基本都是一次性通过考试,偶尔会出现补考现象,但是第二次也都会通过”。
记者注意到,证书上的印章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研究所”。记者随即在网上进行搜索,公开资料显示:“现代教育研究所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直属的国家科研事业单位。”
3月21日,记者查询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网站发现,“中管院”登记为国家事业单位,其举办单位是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登记有效期2016年11月24日至2021年11月24日。记者查询“中管院”官网,发现该网站因“未根据工信部相关法律进行备案”处于无法访问状态。
早在2019年,新华社记者曾调查发现,网上有不少机构或个人售卖貌似权威的证书和奖状。这些机构发来的证书照片,都与一家名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机构有关。该报道中,有内部的人说,“中管院是自收自支的国家事业单位,下属多个研究所(中心)收入主要靠咨询培训,近年来,有个别内部研究所(中心)搞歪门邪道,靠卖牌子、卖证书敛财,但也有机构冒充中管院名义行骗”。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还有五花八门的“体适能教练”相关证书在淘宝平台公开售卖。
在一家店铺的页面上,法治周末记者看到有人评论道:“青少年体适能教练证书到手。出证速度快,3月1号报名的,3月3号就出了。”
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证书,杨波认为,证书是给家长看的,而教练是否专业,仅凭一张证书是看不出来的。他觉得,上课效果如何更多还是靠教练积累的经验。比如,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应该练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跳多远、多高,能接受多大强度的训练……“一个合格的教练已经将这些印在脑子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随着各地出台对体育类培训机构的规范,今后这种“速成教练”将不可能获得培训资质。目前存在这类问题,是由于没明确的规范措施。
2021年年底,上海市体育局发布了《上海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了体育培训机构设立原则、举办者、机构属性、举办者投入、培训场所等十余条标准。
从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能够准确的看出:上海市针对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政策,大致参考了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方向;线上和线下平台均涵盖其中,并且在某些细则规定上比学科类机构监管更加具体。
熊丙奇指出,《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执教、教研人员应当具备与所开展体育项目相匹配且在有效期内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包括:体育教练员系列职称,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体育类教师资格证,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本市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及青少年人群体育协会颁发的教练(员)等级证书等。